51猪价网

猪价缘何越来越难调

发布: 2011-08-22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猪粮安天下。生猪生产不但关系到百姓消费,同时还影响社会稳定。近些年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由以前的5—10年,缩短至如今的3年左右,猪肉价格越来越牵动着上至决策层、下至普通百姓的神经。

  在国家不断加大生猪生产支持力度的背景下,生猪价格为何越来越难以控制?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为何越来越短?基层养猪到底是什么状况?制约生猪生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让政府和百姓不再为猪价纠结?

  8月中上旬,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历时半月,深入到堪称生猪生产与消费大省的河南湖北、广东三省,实地采访了近百家散养户(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养殖户)、数十家规模化养殖场,以及中粮、双汇、雨润、温氏、雏等国内生猪养殖及肉类加工企业,并与三省畜牧业主管部门官员进行了座谈,以期找到影响“猪周期”的真正原因。

  经过两周回落和一周持平后,国内猪肉价格再次止跌反弹。商务部8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周(8月8日至14日),猪肉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1%。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5%,创下2008年7月以来的37个月新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对CPI的贡献仍然超过两成。

  对于今年持续暴涨的猪价,目前普遍的说法是饲养成本增加导致散养户大规模退出,以及疫病暴发导致生猪存栏减少。而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通过对河南、湖北、江西和广东等地的调查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并未减少,而散养户的大规模退出,也是几年前、甚至是10年前的事情,今年并未出现散养户大规模退出的现象。

  生猪存栏出栏没有减少

  “万年的养猪业一直以规模化养殖为主,散养户和家庭庭院式养猪早在10年前就已基本退出。从万年的情况来看,生猪存栏和出栏不是比去年少了,而是比去年多了。”8月18日,江西万年生猪产业集团董事长、万年县吉星种猪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世彪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汪世彪告诉记者,作为生猪生产大县和供(香)港商品猪基地,今年万年生猪养殖企业数量没有增加,仍然保持在56家(户),但养殖规模有所扩大,仅他本人的吉星公司与另一家养殖企业,就分别新建了一个20万头和1万头的猪场

  “目前全县生猪存栏超过50万头,预计全年出栏商品猪100万头以上,比去年增加25%左右。”汪世彪对本报记者说。

  国内最大的畜禽养殖企业——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给本报记者的数据同样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共出栏商品猪292万头,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出栏商品猪将达到650万头,远远多于去年的505万头。

  与这些大型猪场和大型养殖企业相比,小型猪场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扩栏现象,但也保持了温和的增长态势。

  河南省鄢陵县只乐乡河徐村和湖北省监利县新沟镇永固村都是养猪专业村,养猪历史(不包括以前的家庭庭院式养殖)也都超过10年。现年59岁的鄢陵县只乐乡永兴猪场老板徐体仁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河南,家庭庭院式养殖模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就基本退出,他本人就是从1996年开始在自家承包地上建猪场开始规模化养殖,目前,他的猪场常年保持着120头能繁母猪、500—600头育肥猪的存栏规模。在该村,与他规模相当或略小的猪场有近40家,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以上。

  “今年的行情从来没有出现过,像我们这样自己管理的小猪场,出栏一头商品猪至少能挣800—1000元。”徐体仁告诉记者,从河徐村的情况来看,今年虽然没有出现村民跟风养猪现象,但与去年相比,几乎所有的养殖户都或多或少地扩大了养殖规模,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1] [2] 下一页

TAG: 河南 湖北 江西 畜牧 母猪 生猪 种猪 猪肉 肉类 疫病 饲养 养殖 养猪 猪场 猪价格 育肥猪 养殖户 生猪价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