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黑龙江望奎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发布: 2012-05-18 |  作者: 佚名 |   来源: 南报网   

上一篇 下一篇

  5月18日消息:年初以来,受全国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我县生猪体格也不断振荡下滑。目前,全县育肥猪出栏价格平均每市斤6.75元,仔猪价格平均每市斤20.0元,与年初相比降幅分别达到25.9%和37.5%,与此同时玉米价格(目前每市斤1.15元)上涨了14.9%。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和生猪价格的持续走低,压缩了养猪的利润空间,使养猪户陷入微利或赔钱的处境,当前外购仔猪农户饲养育肥猪成本(盈亏平衡点)在每市斤6.5元,按目前育肥猪平均价每市斤6.75元计算,养猪户饲养育肥猪每头仅可获利50元,如果是自繁自育每头猪获利也仅在150元左右,养猪效益大幅度下降。为了准确及时了解和把握当前生猪价格下滑时全县生猪生产形势,近日由畜牧兽医局和生猪基地办相关人员组成调研小组,深入部分乡镇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重点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当前全县生猪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

  本次调研我们通过采取到养猪户家中走访,与乡村干部、村防疫员、贩猪经纪人和养猪大户代表座谈等形式,重点调查走访了育肥猪养殖量比较大的东郊乡、火箭乡、先锋镇以及母猪养殖量相对比较多的通江镇、惠七镇等5个乡镇的25个规模养殖场户和25个中小规模户,座谈100多人。从调查统计结果看,被调查的50个养猪户现存栏生猪4250头,年初以来累计出栏生猪4865头,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4.8%,这一增长变化与一季度末全县生猪存栏(55.2万头)、出栏(85.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4.3%比较接近,说明尽管全县生猪价格走低,但很多养猪户养殖信心不减,特别是一些规模养猪户经历多年市场波动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承受能力、养殖经验及市场意识都比较强,对市场波动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对未来生猪生产充满信心。同时由于当前全县生猪疫情持续稳定,为生猪产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总体看,年初以来,全县生猪养殖保持稳中有生升的发展态势。

  年初以来生猪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从我们调查分析、多方探讨及资询业内专业人士,感觉年初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生猪供应充足是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去年,全国生猪价格一路看涨,国家于7月份时出台了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的多项政策措施,受政策扶持、夏季育肥猪成活率大幅上升、养殖利润持续可观等因素影响,生猪生产积极性有了很大程度提高,生猪存栏持续上升,2011年12月份末,全国生猪存栏量达4.76亿头,为近年最高。进入2012年陆续达到出栏高峰期,导致出栏数量加大,生猪供应量增加,居民猪肉消费量的增长低于猪肉供应量的增长,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状况,成为猪肉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相对疲软导致生猪价格的低迷。按以往的规律每年春节过后,猪肉消费一般都会进入季节性需求下降的阶段,除了人们节前大量采购造成了节后购买力下降之外,同时随着天气的逐步转暖,人们的饮食习惯趋于清淡,对猪肉的消费需求会逐步减弱,再加上今年春节后生猪价格下跌速度过快,部分养殖户担心价格再跌,主动性抛栏,导致生猪供应进一步增加,出现猪肉消费需求持续疲软现象。

  面对生猪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我们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引导。通过科技讲座、办班培训、巡回指导、上门服务等形式帮助养猪户分析养猪形势,累计培训养猪户1500多人次,坚定了养猪户长期发展的信心。二是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养猪技术。大力推广了猪人工授精技术和人工种草养殖母猪技术,全县猪人工授精站点已达到38处,每个村都有一名猪的人工授精员,全县猪人工授精普及率已达到95%以上。望泉、圣态、隆泰牧业等大规模种猪场均采用了种植苜蓿草养猪技术。三是认真落实国家生猪产业政策。对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资金、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专项资金及时足额下摆到养猪户手中,积极配合财险公司对全县10万头能繁母猪上了保险。四是加大生猪疫病的防控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养猪户增强防疫灭病意识,对猪瘟、口蹄疫等重点生猪疫病加强防控,特别加强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的防控,确保了生猪产业安全。五是搞好农企利益连结。积极引导企业与农户采取“公司+基地+养猪户”的农企利益连接模式,全县生猪出口备案场已达到68个,备案小区达到2处,望奎双汇北大荒公司本着扶持基地放水养鱼的原则,对生猪出口备案小区的养猪大场大户签定订单,适当提高收购价格,使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下半年生猪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从多年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规律一般“三年一个周期”看,2008年、2011年曾出现过两轮显著的“猪周期”,按照此规律推算2011年生猪行业盈利,2012年应保持行业平稳,2013年才能轮到行业下跌,可今年的养猪行情却让养猪户摸不着头脑,原因何在?原来,去年生猪价格过高,人们“追高”心切,纷纷扩大养殖规模,一哄而上导致供大于求,人为缩短了“猪周期”。

  下半年,从全国生猪总体形势看,因当前生猪供应依然充足,价格仍有继续下降的空间,5月底前生猪价格仍将处低位震荡徘徊的态势。随着供应形势的变化,后期促使生猪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依然存在,但受制于近两年生猪总体规模的扩大,生猪价格再现去年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主要是近几年生猪价格波动较大,规模养殖户的比重逐步增加,产业集中度提高。今年一季度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954万头,为近年新高,在没有严重疫情出现的情况下,能繁母猪的大量存在将确保下半年生猪供应会再次逐步增加,价格快速回升尚待时日,但受饲料成本、建筑成本、用工成本等主要建设成本的大幅上涨,生猪价格再度下降的空间已不大,总体将呈现保本微利,养殖户应持谨慎乐观态度。

  加快全县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坚定养猪户的信心。今年生猪价格整体来看呈下降趋势,但养猪仍有一定利润空间,下步还要通过新闻媒体、科技讲座、办班培训、巡回指导、上门服务等形式帮助养猪户分析养猪形势,引导养猪户由小规模大群体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增强其对市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抗震能力,坚定养猪户长期发展的信心。

  二是做好生猪价格预警监测。通过各种媒体、网络等形式,了解全国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在我县15个乡镇成立监测点,对育肥猪、仔猪、母猪及市场猪肉价格和主要饲料原料进行适时监测,对监测点的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把握生猪实时入栏。

  三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协调信用部门继续加大养猪专项信贷资金投放,增加中长期贷款,特别是对自繁自养的大场大户加大信贷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抵御价格波动给养殖户生产中带来的风险,坚定养殖户养猪信心,获得更大的养猪效益。

  四是要认真搞好服务。加大对大场大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积极教育和引导广大养猪户不要因当前生猪疫情稳定,而放松警惕。各乡镇以及畜牧部门要积极引导广大养猪户增强防疫灭病意识,对猪瘟、口蹄疫等重点生猪疫病要加强防控,特别要加强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的防控,确保生猪产业安全。

TAG: 生猪 黑龙江 形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