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云南“第一鸭”遭遇成长危机

发布: 2015-07-09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鼎盛时期,即便是手持县长批条,仍一“”难买。

如今,这只鸭子——昆明宜良李烧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李烧鸭公司)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成长”危机。

年加工规模超300万只

“昆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连续五年“重信用守合同先进企业”、连续8年获得“绿色食品A级认证”……这些李烧鸭屡屡获得的殊荣,足以证明它是鸭产业化道路上,乃至消费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大赢家”。即便到今天,李烧鸭公司仍然是宜良,乃至业界赫赫有名龙头企业。

“今年以来,是我从业20多年来,最看不懂的一年。市场销售疲软到不能再软。”李烧鸭公司总经理李明说。始建于上个世纪8年代末期的李烧鸭,前身是“昆明市宜良软包装食品厂”。经过艰苦创业,李烧鸭逐渐成长为宜良县鸭产业的一张名片。据业界人士介绍, 鼎盛时期,李烧鸭公司厂区天天车水马龙,全省各地经销商纷纷前去批购。特别是节假日前,往往是一“鸭”难买,哪怕是手持县长批条,仍然难以满足市场旺盛的需求。

2011年,李烧鸭公司对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将生产厂区由县城主城区搬迁至宜良县工业园区。新产区占地35亩,并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3条在国内较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年生产加工规模超过300万只,占宜良县肉鸭出栏量的20%,其产业带动可见一斑。

带动90%的养殖户

据李明介绍,新厂区建成后,李烧鸭公司从产品质量、加工能力、生产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以前相比,李烧鸭公司上了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李烧鸭公司还延续了一直以来的“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产业化模式运作,使李烧鸭公司成长为云南省最大的集种鸭繁育、商品鸭饲养、鸭系列食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现代化企业。

不过,今年来,李烧鸭公司市场销量却大幅度下滑。李明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境况,从客观上看,是经济大环境比较低迷,一企之力难挽狂澜;从企业看,还需要强化内功,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从市场变化看,还需要从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架构。

在业界人士看来,李烧鸭公司此次遭遇的“成长”危机,从小处看,事关企业未来数十年发展,从大处看,事关宜良鸭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按“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产业化模式,李烧鸭公司除自建了20多个养鸭基地外,还带动了宜良90%肉鸭养殖户,达200多户,成为云南省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生产企业,也是宜良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

在该模式下,李烧鸭公司对农户统一供鸭苗、饲料、疫苗、管理等,养成商品鸭后,再统一收购,既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了养鸭户增收,又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了宜良鸭产业的养殖规模,更保障了食品的安全、卫生和健康。同时,这一模式还有力提升了宜良鸭产业的形象和品牌。

李明透露,为了尽快改变当下销售下滑的现状,李烧鸭公司现正投入研发力量,开发新产品、新口味。同时,组建新的销售团队,力拓市场发展空间。


TAG: 云南
上一篇 下一篇